标王 热搜: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公告中心 » 产业分析
汽车一个工具,一个玩具,聊别的都是扯淡
 [打印]添加时间:2020-12-17   有效期:不限 至 不限   浏览次数:191
   或许是受到今年疫情的影响,亦或者这一代年轻人消费意识观念觉醒。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"反杀消费主义陷阱"的浪潮中来。"白嫖&白给"成为它们嘴边的常用词汇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拒绝消费,只不过在拿出银子的时候,这一代年轻人拥有一套自己的算法。他们拒绝用消费某件商品来定义一个人。
 
  当这套逻辑套用到汽车市场,我们也就能洞察到95、00后们对于这种商品的消费认知。
 
  溢价相对论
 
  很多人(其实包括我在内)都说,这些年汽车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。然而,但我身边真的有朋友计划购入AMG某款车型的时候,我才意识到转入买方市场的只是一些"不入流"的货色。在中高档市场,卖方依然牢牢掌握着商品稀缺性和溢价能力。
 
  在商品市场也存在一个"二八定律",拿汽车来说,你花20%的价格就能拥有高端汽车80%的享受。简单举栗,100万的车其隔音能力并不能做到20万汽车的5倍。至于性能上能有1倍的差距也算是顶天了。当然了,前提是在同品类之中进行比较,我们不能拿跑车和MPV来进行对比。
 
  故而,很多人在购买高端汽车的时候,如果和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挂钩,那么一大笔钱就是花在了溢价上。它们分别是"品牌溢价(面子溢价)"和"稀缺性溢价"。
 
  还拿那位计划购买AMG车型的朋友来说,AMG品牌在行业内的价值毋庸赘述(品牌溢价),其车型在同级市场上鲜有竞争对手,这同样也构成了"稀缺性溢价"。
 
  这些价值我认为是合理的,健康的供需关系经济学。
 
  不合理的是什么?有些品牌,它们为了汲取更多的利润,去创造"个性溢价""歧视溢价""技术溢价"。
 
  譬如在入门豪华车市场,品牌经常在营销中重点描绘"品味""精英""胸怀"这些词汇,最不济也能强调自己个"与众不同",鹤立鸡群。如果品牌销量比不过对手,还能用"曲高和寡"来包装自己。
 
  我们仔细想想,它们真的具备独有的稀缺性吗?
 
  事实上,它们卖不过主流豪华品牌,就是自身产品实力上的失败。但是,如果有人把这种"失败"认为是个性、独特、曲高和寡,还要加价去购买这些产品,我想那八成就是脑子注水了。
 
  好在新一代的年轻消费者觉醒了,商品服务于他们,但他们绝不会通过商品来定义自己。
 
  技术优先还是体验优先?
 
  另一种比较坏的是"技术溢价",所谓"美食不如美器,价格决定预期"。我始终认为,理想的消费者不应该过于关注商品背后的技术信息,尤其是商品背后企业自身的技术储备和发展。就像诺兰在《信条》中的一句台词:"不要试图理解它,去感受它。"
 
  对于汽车而言,哪怕它用了上古时期的技术,只要在用户手里好开、舒适、省油、不坏,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就足够了。反之,如果它用了最新的技术,不是漏风、异响就是机油增多,那我认为再吹技术领先就有点扯淡了。
 
  我们当然明白,技术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发现问题解决问题,尤其是面对新技术时更要给企业足够的耐心。现实生活中,令消费者反感的是,企业打着技术领先的旗号给商品增加附加价值,从而来提升品牌的溢价。
 
  有趣的是,被这种"技术崇拜"洗脑之后,还有人主动站出来维护品牌的这种"溢价"。我说一些关键词,应该有人会感同身受"地球梦"、"压燃"、"转子",大家应该能感同身受。
 
  造成这样的状况,其实也跟我们的环境有关。每每谈论汽车的时候,总会拿技术作为中国汽车崛起的桎梏。也就造成了技术落后的自卑心理,衍生出的技术崇拜,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。
 
  这也引起了一些年轻人的反感,相比较技术理论的领先,他们更在意实际体验带来的反馈。在年轻人的消费购车选择中,汽车产品背后的技术并非是他们购车的首要考量。相比之下,他们更在意眼缘和体验,在形成新的口碑逻辑圈。
 
  工具&玩具
 
  不难想象,在未来几年,随着越来越多的95、00后开始添置汽车,市场大致会被分为两大类,分别是工具属性突出的家用车,追求好开、舒适、面子、经济。以及玩具属性的越野车和性能车,它们更纯粹于盘山涉涧亦或是赛道刷圈。